欢迎来到江苏港德建材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江苏港德建材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TRUE见理想建筑 · 杭州线下对谈
TRUE见理想建筑 · 杭州线下对谈
作者:小编    日期:2022-08-03    阅读()

理想建筑,美好人居,需要艺术与科技融合才能实现。建筑师赋予一座建筑优雅的外观,舒适的空间。楼宇科技则隐于幕墙之后,营造更人性化、更有效率的环境。艺术与科技结合,不仅给人带来审美体验,也有丰富的人文关怀,让坚硬的建筑变得柔和可感,适宜居住。

美的楼宇科技与建筑人文媒体《一言一吾i-Talk》联合举办线下对谈活动《TRUE见理想建筑》,邀请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与建筑师孟凡浩、钟凌,在杭州单向空间一同探讨艺术与科技如何共同提供理想的居住体验。

《TRUE见理想建筑》活动现场

对谈嘉宾 

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 涛

致力于智慧建筑数字化技术及前沿楼宇科技的探索与研发。曾发布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为楼宇及公共设施提供全⽣命周期的解决⽅案及数字化平台服务,推动建筑领域的数字化变⾰及技术创新。

line+联合创始人、注册建筑师孟凡浩

致力于从城市空间塑造到乡村文明振兴,营建根植于地域和文脉特征的设计作品,回应并诠释当代文化的多样内涵。代表作品: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泰山九女峰书房、杭州灵隐寺西线扩建、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等。

杜兹设计创始人、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钟凌

专注于从城市设计的维度来推敲建筑的总体风格与布局,运用建筑的思维来打造室内空间体验。代表作品:甘肃临夏大剧院,临夏奥体中⼼体育场,成都金牛区图书馆,南师大紫金校区整体改造项目等。

对谈内容 

01 / 建筑人文&楼宇科技

城市化进程加速,让身处都市的人们愈发向往自然。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照日益强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延伸到建筑领域,“低碳建筑”成为建筑师们研究的方向。

对谈现场,嘉宾各抒己见

和美术馆,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

如果说建筑师负责一座建筑前端的“低碳基础”,那么楼宇科技则支持着一座建筑未来的“低碳运营”。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空调、电梯、灯光等科技手段,得益于楼宇科技的智慧,人们可以更高效地运用设备,享受人与科技的“天人合一”,实现建筑零碳的“道法自然”。

对谈中,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以和美术馆为例,为我们科普了楼宇科技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和美术馆是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体量虽不大,但内部结构和整体设计极具巧思。

和美术馆——安藤忠雄设计

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

美的楼宇科技为和美术馆做了一套综合管理系统,包括能源、安防、访客体验舒适度和整个后台运维的系统。整个系统并非与空间割裂的,而是反复打磨设计细节,最终让设备隐于空间之内,不影响空间本身的设计原则,又提升了人的体验感。孟涛表示:“不论是建筑师还是智慧建筑的从业人员,其实都是用不同的手段来服务空间里的人。一切归结到最终,还是‘以人为本’的态度,最终的价值回归于人。这也是我们楼宇科技发展至今不同以往的一种超越。”

依托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赋能,和美术馆从用户视角出发,以设计引领理想建筑的人性化体验,获得了2022 Melbourne Design Awards的设计大奖。

美的楼宇科技在和美术馆中的应用示意

和美术馆获2022 Melbourne Design Awards设计奖

Line+联合创始人、注册建筑师孟凡浩则分享了他的项目浙江东梓关回迁农居、浙江松阳的飞茑集民宿和云南弥勒的东风韵艺术中心。三个项目都具备“在地化”的特点,都运用了当地的材料,外观和当地的景致风貌相得益彰。也对当地本土建筑做了深入的研究,将旧的空间智慧纳入到新的空间体系中来。孟凡浩认为,建筑师应该从当地传统建筑中寻找回应环境的方法,实现在地化和绿色低碳的双重愿景。

Line+建筑事务所,浙江东梓关居民回迁房 

                                                                                          Line+建筑事务所,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

Line+建筑事务所,浙江松阳飞茑集

杜兹设计创始人、注册建筑师钟凌则分享了他设计的临夏大剧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改造项目。它们都属于文化类公共建筑,钟凌运用建筑结构释放出更多空间,并且打开建筑的边界,让人们体会到自然的风与阳光,在舒展的空间中工作和生活。钟凌认为,建筑师需要用宏观的视角来思考,首先尽可能去提升一个建筑的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里,尽量避免推倒重来,大拆大建对自然的破坏最大。他希望打造一种“可生长的建筑”,通过更灵活的结构和可变的空间规划,来适应其远期的使用需求。

杜兹设计,临夏大剧院

杜兹设计,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改造项目

杜兹设计,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改造项目,内部空间

在建筑师的眼中,楼宇科技是一个新事物。在建筑结构和设备管线之间,也会有冲突之处。孟涛提到,在做和美术馆案例时,由于要在场馆里安放空气质量传感器,传感器的位置处于一个相对影响人的视线的高度。如果用常规的打孔引线的方式来做,对这个清水混凝土空间的破坏性很大。为了“对得起这座建筑”,孟涛团队开始从技术上寻求突破,创新运用了无线传感器,一方面解决了排线问题,另一方面利用算法来突破高度的局限,安装到不影响人的视线的高处。这样一来,楼宇科技与空间美学之间的冲突就被消除了。

当科技与人文相遇,通往的是更理想的建筑。

和美术馆展览空间

02 / 数智融合&理想人居

楼宇科技已是未来建筑不可绕开的重要话题。美的楼宇科技也是该领域研发和创新的先驱,最近还支持出版了《数智融合:楼宇智慧化转型之路》一书,旨在推动楼宇科技的行业发展。

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分享了成书的经过,他与团队最初的愿景之一,是想要打破传统建筑学与信息科技的沟通壁垒,探讨如何一同去推动行业的发展。通俗而言,楼宇科技或智慧楼宇这件事,就像手机中的iOS或安卓系统,起到的是一个软件体系的作用。建筑空间如同智能手机一样,需要一个服务于人的软件体系,让空间的运维满足空间中人的需求。

孟涛表示:“这本书的发端,并不是要解决什么,也不是要描述什么,重要的是把楼宇科技创新者们的思维逻辑呈现给大家。这是一本‘在路上’的书,它并非终局。当下楼宇智慧化还处于早期阶段,美的楼宇科技是其中的先行者,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科技与空间的完美结合。也希望计算机系和建筑系的人看了之后,都能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科技、建筑和艺术其实都是为人服务的,只是关注的点和使用的工具不同。建筑设计与智慧楼宇结合,也可以创造更多维度的体验。嘉宾们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建筑与智慧楼宇融合的未来图景。

《数智融合:楼宇智慧化转型之路》,孟涛著

钟凌认为,未来建筑师的职业技能将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建筑学理论,也需要了解暖通电气等领域相关的技术。在钟凌的新项目——上海静安区中级人民法院的设计中,业主方也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突破性地在这样的政府机关中引入书吧,休憩的中庭等,也会考虑到犯人、法官、律师、观众等不同人群的动线,让人感到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温暖状态。楼宇科技系统在这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改善大家的体验。建筑不再只考虑遮风避雨,而是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考量。

建筑师钟凌

孟凡浩则分享了他对业态与建筑功能之间,边界模糊趋势的看法。在孟凡浩正在进行的杭州灵隐寺保护改造项目中。宗教景点新业态的扩充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人们除了能在这里礼佛之外,还可以全方位体验到佛教文化。未来,这里游览的流线会更丰富,人们可以参观到佛教仪式,比如千僧斋等。未来无论什么功能的建筑,都会形成多维复合的场景。而我们今天聊的低碳建筑、建筑智能的话题都是绕不过的,都需要寻求突破。

建筑师孟凡浩

活动的最后,孟涛也为我们展望了楼宇科技的未来,楼宇科技未来将深入涉及各种建筑种类和场景中去:办公园区、医院、商场,各种有大流量的空间场景,都会有更多楼宇科技的介入。

“理想建筑”,究竟是人们对完美空间的想象,还是TRUE手可见的未来?从概念到落地,话题的讨论也在渐渐展开!

活动现场,来宾踊跃提问

10月13-14日,国内首个楼宇科技领域的数字化峰会——第二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届时,中国楼宇科技的生态伙伴将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数字化时代“理想建筑”的新趋势、新标准、新生态,敬请留意美的楼宇科技微信公众号,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川渝住建杯”2022年装配式建筑技能竞赛在渝举行 下一篇:连云港内墙隔墙材料厂家 轻质隔墙板港德供应 水泥空心预制内墙